关于附中的最早记忆

分类:回忆录 | 标签: 中关村   附中   清华附中  
2008-12-11 17:23 阅读(?)评论(0)
 

关于附中的最早记忆

(自bokee网转移)

 

  我是从北京铁路一中考入清华附中的。初中学习比较好,但由于是初一后半学期才从天津转学来校,少了一年优良奖章。毕业时只有银质奖章,不能像薛居明一样保送,只好考试了。考附中是因为家里孩子多,想离开家住校。当时我们初中老师都很奇怪:学习那么好,为什么不考4中。可见那时清华附中远不如4中有名气。记得我们是高中的第二届。但是清华附中从全市招生的第一届。

  我因为在初中入了团,算干部。所以得到通知,早到校报到。记得认得的第一个同学就是薛居明。他是附中老学生,人又热情,主动。很多情况都是他介绍我熟悉的。记得报到在西大饭厅南边的30几宿舍。因为那时我们学校宿舍还没有装修好。在那边住了有一个月左右吧。住的房间很大,像一间教室。里面横七竖八放了十几张床,住30多人,似乎也不是按班住的。吃饭也在西大饭厅。印象最深的是有烤箱烤的馒头卖,觉得很好吃。

  我开始似乎作伙食委员,负责给同学们换饭票。后来好像才改为饭卡。记得食堂管理员是个姓张的女老师,胖得像猪一样。有一次发饭票,少给我一个人的定量,32斤。那个年代,不是小数,我去找她,她不承认。我只好自己认倒霉。大概用了4、5个月,才补上亏空。那几个月,每天少吃2--4两。下课时常常饿得头昏眼花。所以至今记忆犹新,还很嫉恨这位老师。

  那一段每天从大学到附中走化学馆东边的小门。门外一条小土路,路西边是一片稻田。东边有一眼机井。那时北京地下水位很高,打一个孔就是一眼泉眼。那个机井就是一根很粗的铁管,旁边一间泵房,将水抽出压入水管就是自来水。多余的水就从那个管子里不停地向外冒。水管边上形成一汪水池。常有人在那里洗衣、洗菜、洗脚。

  我们那时也没有操场,体育课都是到大学里上,在化学馆前的篮球场上跑步、做操、打篮球。

  回城里的公共汽车是中关村到平安里的31路和动物园到颐和园的32路。那时郊区车就是30几路。30以下是市区车。直到有了无轨电车,才有了3位车号。那时薛居明有一辆倒轮闸的26车子。他又好说话,星期天经常把车子借给我回家,自己走回家。大概很多同学也都骑过那辆车吧。进城骑车沿学院路走,到北航要向东拐,走花园路。如果向南就是一条土路了。但我总愿意走土路,人少,沿着土城,风景很好,可以一直到北影。

  以上记忆不知对否?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8-12-11 17:2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