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户部巷里'过早'

2009-05-04 21:49 阅读(?)评论(0)


武汉户部巷里'过早'

 

  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“过早”。这最初来自于清代的一首《汉口竹枝词》:

‘芝麻撒子叫凄凉,黄口鸣锣卖小糖,

水饺汤圆猪血担,夜深还有满街梆。’

‘小家妇女学豪门,睡到辰时醒梦魂。

且慢梳头先过早,粑粑油饺一齐吞。’

这首词见于清道光三十年(1850年)叶调元刻印的《汉口竹枝词》,全书收录竹枝词292首,分六卷:市廛、时令、后湖、闺阁、杂记、灾异。书中无论是陈述土俗、记录民风,还是描绘时令、刻画世态,均生动传神,且清新风趣,是考察和探究旧武汉风习人情和文化历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读本。

  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,被武汉人隆重地提升“过年”般的“过早”。而户部巷,就是武汉最有名的“过早一条巷”。户部巷是位于武昌中华路临江的一条小巷,靠近黄鹤楼和长江大桥。这条百米小巷因清朝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。这里是武汉多条公交车,客运轮渡码头集中地,搭乘轮渡过江上班的市民多,户部巷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“过早”的聚集地。2003年,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,通过仿古改造,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。街边设立了一幅19米长、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。小巷入口处,铭刻着武汉市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写的小记:“汉味早点米当先,户部巷里快热鲜”,另一头的巷口两座石狮矗立,上方是著名书法家陈义经用泰山石刻风格题写的:“汉味早点第一巷”。

石刻‘户部巷’食谱

武昌留胜图

汉味早点文化墙

  户部巷的铺面以家庭为单位铺陈开来,楼上是住家,楼下是门店。这里的早点小吃大都很有历史,很有名气。如石婆婆热干面、徐嫂子鲜鱼糊汤粉、陈家牛肉面、高氏稀饭和煎饼、万氏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,较好地保留了武汉饮食文化的特色。全市乃至散在外地的老武汉,一有机会,隔江隔水也要来此“过早”,一条长不过150米、宽不过3米的小巷,每天有千把人光顾,终年生意兴隆。户部巷小吃已经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。到武汉有“早尝户部巷,夜吃吉庆街”之说。与汉正街、江汉路并称武汉四大名街。

户部巷北口

这里靠近长江,远远可见黄鹤楼的身影

户部巷内

真味豆皮是武汉名小吃之一

户部巷内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05-04 21:57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