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、白鹿洞与庐山--五一庐山行之二

2009-06-06 10:27 阅读(?)评论(0)


 陶渊明、白鹿洞与庐山

五一庐山行之二

庐山前的陶渊明像

     游罢庐山秀峰景区,我们沿庐山南路返回,欲前往三叠泉一游,在公路中的环岛上看到一座古装人像。布衣长袍,气宇轩昂。细看原来是陶渊明的造像。陶渊明一直是我十分崇拜的偶像,他的‘五柳先生传’,‘桃花源记’;‘归园田居’等都是耳熟能详,甚至能背诵一二的。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为世人称道,成为知识分子的楷模。但陶渊明与庐山之渊源却不知道,所以在这里看到他的塑像很奇怪。当时无暇了解,仅在车上拍下了塑像。回来网上检索,却原来陶渊明与庐山有着很深的关系。

   公元365年陶渊明诞生于庐山脚下,少年丧父,家境贫寒。陶渊明后虽五进仕门,却都因“有志不获聘”,官场与自己淳真的禀性不相融,自己又难以曲意奉迎。“云无意而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”陶渊明一直眷恋着庐山的奇峰异水。数离仕门,均择庐山而隐。41岁彭泽令任上,因“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向乡里小儿”,坚辞不出,终隐庐山。归隐处即今星子县白鹿乡的玉京山麓磨盘岭附近。这里背依庐山,面向鄱阳湖。既可赏群峰嵯峨,又能观平湖浩渺,有良田可劳作,通舟楫之便利。诗人在此得到身心的放松。《归园田居五首》,《归去来兮辞》反映出他的心情,那样潇洒,那么豪放不羁。令人尊崇!

陶渊明故乡的山水

《归去来兮辞》

 归去来兮,田园将芜胡不归!既自以心为形役,奚惆怅而独悲?悟已往之不谏,知来者之可追。实迷途其未远,觉今是而昨非。舟遥遥以轻飏,风飘飘而吹衣。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

乃瞻衡宇,载欣载奔。僮仆欢迎,稚子候门。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。携幼入室,有酒盈樽。引壶觞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颜。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。园日涉以成趣,门虽设而常关。策扶老以流憩,时矫首而遐观。云无心以出岫,鸟倦飞而知还。景翳翳以将入,抚孤松而盘桓。

归去来兮,请息交以绝遊。世与我而相违,复驾言兮焉求?悦亲戚之情话,乐琴书以消忧。农人告余以春及,将有事于西畴。或命巾车,或棹孤舟。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岖而经邱。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善万物之得时,感吾生之行休。

  已矣乎!寓形宇内复几时!曷不委心任去留?胡为乎遑遑欲何之?富贵非吾愿,帝乡不可期。怀良辰以孤往,或植杖而耘耔。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聊乘化以归尽,乐天命复奚疑!

 

归园田居五首

其 一

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。误落尘网中,一去十三年。
羁鸟恋旧林,池鱼思故渊。开荒南野际,抱拙归园田。
方宅十馀亩,草屋八九间。榆柳荫后檐,桃李罗堂前。
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。狗吠深巷中,鸡鸣桑树颠。
户庭无尘染,虚室有馀闲。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自然

其 三

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
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
 

 

  陶渊明归隐后劳作辛苦,日子亦显拮据,但的精神世界却丰富多彩,读书赋诗,怡然自得。现今传世的130余首诗文,绝大多数都是诗人隐居庐山时创作的。诗人嗜酒,酒助诗兴,他在《九日闲居》中说:“酒能祛百虑,菊解制颓龄”。饮酒赋诗,松菊相伴,何等潇洒,有文为证:

  《五柳先生传》 

  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;宅边有五柳树,因以为号焉。闲静
  少言,不慕荣利。好读书,不求甚解;每有会意,便欣然忘食。性嗜酒,家贫,
  不能常得,亲旧知其如此,或置酒而招之。造饮辄尽,期在必醉。既醉而退,
  曾不吝情去留。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;短褐穿结,簟瓢屡空,晏如也!常著文
  章自娱,颇示己志。忘怀得失,以此自终。

    赞曰:“黔娄之妻有言:‘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。’其言兹若人
  之俦乎?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,无怀氏之民欤?葛天氏之民欤?”

《饮酒》

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

问君何能尔,心远地自偏。

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
山气日夕佳,飞鸟相与还。

此中有真意,欲辩已忘言。

远望桃花源

  桃花源记也是举世皆知的名篇,原来桃园也在庐山附近。据说陶渊明每从“南村”前往东林寺,途经一“溪口”。从大汉阳峰沿康王谷涓涓而下的细流,到“溪口”汇成一条宽达40米,深达3米的小河。行人过此,须借助小船而渡。有一次,陶渊明忽生一念,想藉舟逆流而上,去看看康王谷。进入谷中,水流湍急,弃船登岸。再前行约1.5公里,眼前豁然开朗。田畴整齐,屋舍俨然,鸡鸣狗吠,炊烟袅袅,一片祥和与宁静。诗人内心为之一震,好一派世外风光!沿溪岸继续前行,两岸桃花灿烂,桑竹吐嫩,溪间鱼游虾嬉,令诗人如醉如痴,如此乱世间,还有这样一方乐土,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理想之地。回到家中,诗人夜不能寐,沽酒微醉,欣然命笔。《桃花源记》由此诞生。

《桃花源记》

  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,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、美池、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者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,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”。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不复得路。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前往,未果,寻病终。后遂无问津者。

告别风雨中的五柳先生

  由此向北拐,一条小路通向著名的白鹿洞书院。 白鹿洞书院,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。白鹿书院“始于唐、盛于宋,沿于明清”,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唐贞元年间(公元785--805年),李渤隐居这里读书,养一白鹿自娱,人称白鹿先生。(李渤即苏轼《石钟山记》中“盖笑俪道元之简,而李渤之陋也”所言之人)。南唐升元年间,白鹿洞正式辟为书馆,称白鹿洞学馆,亦称“庐山国学”。宋仁宗五年,改称“白鹿洞之书堂”,与当时的岳麓书院、应天府书院、嵩阳书院并为“四大书院”。

  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,白鹿洞书院扬名海内。朱熹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--《白鹿洞书院教条》。不但体现了朱熹以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,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,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。自朱熹之后,白鹿洞书院“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,彬彬焉”它与岳麓书院一样,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。

  由于时间关系,我们未能入内参观,拍张照片,就匆匆离去。理学精髓,待有空再研习吧。

白鹿洞书院前

 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06-06 22:0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