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鱼、垂钓、行吟、听涛 --武汉东湖游之三

2010-06-04 11:31 阅读(?)评论(0)

观鱼、垂钓、行吟、听涛

--武汉东湖游之三    

  毛主席曾26次到东湖, 曾在此挥笔写下“东湖暂让西湖好,将来定比西湖强”的题词。我从游船上岸之后先去参观碧潭观鱼景区,这是模仿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建设的,左右两座曲桥通向一个小湖的中央,湖中心一组亭台式建筑,碧瓦灰柱,倒影在水中十分漂亮。周围有几个大池子,成群的锦鲤,金鲫和巨大的青鱼在池中游泳。吸引了不少游人观赏。为争夺鱼食,鱼儿们成团,成簇,拥挤着,有些跳出了水面。场面喜人。

东湖边的《碧潭观鱼》,曲桥通向湖中央

湖中一组碧瓦灰柱的亭阁建筑倒影在水中

鱼之乐

好大的青鱼

  沿湖岸继续前行,看到湖边依地势建有一组十分优雅的建筑,牌匾写着:濒湖画廊。就进去看看,这里游人稀少,内部陈设很雅致,却并不像画廊,像个饭店。原来是因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,能取到收湖光山色入廊的艺术效果,故名“濒湖画廊”。 穿过厅堂,看到濒湖画廊两侧回形游廊伸出,组成一个拱形建筑群。画廊的主体建筑在小山丘上,两翼长廊依山势错落而下,两端有六角亭作依托,长廊的建筑红柱绿瓦,错落有致。修建得很有艺术性。画廊南侧有一花坛,坛内有一株大型垂枝重阳木,枝干如游龙盘旋,据说此树为百年古树,全国罕见。

  穿过游廊尽头的六角亭,前面是个十分幽静的荷花塘。可惜今年气候转暖太晚,荷叶似乎刚刚浮出水面,这里十分幽静没有游人。从湖边小路,迎面前行,迎面就是湖边最高的建筑--行吟阁了。

濒湖画廊

濒湖画廊两侧游廊十分雅致

幽静的荷塘,绿色的荷叶才刚刚露出水面

湖北乃是古楚国所在。据说,爱国主义诗人屈原,曾经两度行吟在武汉东湖一带。因此东湖畔建有行吟阁,以纪念这位诗人。行吟阁建于一圆形小岛之上,四面环水。是一座三层绿瓦圆柱的方形阁式建筑。阁上高悬郭沫若的题字:“行吟阁”三字,阁名取自《楚辞·渔父》:“行吟泽畔”。阁前有屈原立像一座。屈原像高3.6米。屈原昂首视天,举步欲行,仿佛屈原正在漫步湖滨,高诵《天问》。阁前门边塑的石狮吸引了我的注意,母狮,小狮站立嬉戏,颇有情趣。进入阁内,迎面是屈大夫行吟泽畔的画像,下面是一组古楚国的乐器--编钟。登阁的回形楼梯十分狭窄,只能容一人上下,因此标有上下行标志。我拾级而上,直上3层。这里是观湖的很好地点。只是今天能见度不大好,湖对岸的磨山隐隐约约,只有一点轮廓。

行吟阁前的屈原塑像

阁前石狮塑得颇有情趣
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-行吟阁内

行吟阁上看阁前,一片绿色浓浓

东湖上白雾茫茫,磨山只有个轮廓

回顾所来处,东湖水茫茫

   从行吟阁向西继续前进,前面有一大片别墅式的建筑,不知是做什么的。路标指示其北面就是东湖的大门。我继续沿湖边小路西行,因为从图上看,前面是一个突出到湖中的半岛,我一定要走到半岛尖端去看看。湖边小路,人烟稀少,湖边古树参天,浓密的柳枝垂向湖面,十分幽静。偶尔有垂钓者,坐在岸边,悠然自得。绕过建筑群,走上林间大路,路边两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树,路上一座石牌坊上书:<疑海听涛>.据说,上世纪50年代,这里曾有座:<疑海听涛>.牌坊.誉东湖为“海”,是由于东湖湖面开阔,一年四季均能听到浪涛声。特别是盛夏时节,东南风由远方吹来,卷起浪涛,拍击这里的湖岸,涛声清脆悦耳。东湖从前水位低,湖岸都是海滩一般,“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”是常见的景象。现在古牌坊早已不知去向。由于湖岸都已修成水泥岸,惊涛拍岸场景也不再现了。

<疑海听涛>牌坊

垂钓

绿意盎然

  再向前面走,看到湖边有水泥修建的纵横交错的栈桥一样的建筑,角上有小亭,有不少人在上面钓鱼。显然那里也是拍照和观湖上风光的好地方。我走上去,发现桥面很窄,两人交错都很困难。仔细看,水泥桥间是一个个大游泳池,原来这里是东湖游泳区。我走到湖中最远的小亭处,从这里观看附近湖岸风光,小船在沪上飘荡,岸边杨柳依依随风摇摆,清风徐来,十分惬意。休息后继续向西,向半岛顶端走去。

湖上浮着座座小亭,栈桥纵横,也是好风景

湖上 

 悠然

西望半岛尖端,绿意盎然

 

 

 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0-06-04 12:00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