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畅园石床听松,惠山镇人杰地灵------春游无锡之四

2013-05-25 21:06 阅读(?)评论(0)
寄畅园石床听松,惠山镇人杰地灵
--春游无锡之四 
   锡惠山前风景秀丽,除了浓浓绿色,幽幽小园,还有诸多古迹可供怀古游览。除了著名的天下第二泉,还有寄畅园和惠山寺。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,香火旺盛。无锡的标志性建筑锡山龙光塔,始建于明万历间。始建于北宋金莲桥、唐听松石床在古寺中。唐皮日休诗“千叶莲花旧有香,半山金刹照方塘,殿前日暮高风起,松子声声打石床”。寺前有明洪武初年600余年古银杏,400余年古玉兰,古香樟,根深叶茂。惠山寺保留的古迹和建筑物有古华山门、金刚殿、金莲池、金莲桥、御碑亭、听松石床、古银杏树、云起楼等。
“听松石床”一直以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游客。
 
 
惠山寺旧山门即天王殿
金莲池、金莲桥、御碑亭。
金莲池开凿于南朝时,池中有金莲花,蔓生如荇,开花黄色似莲,蕊半开而不实,朵小如水仙,甚香,旧称千叶云。是花天下凡三种:其一在华山方池中,其一在庐山池内,其一在此池,传说有僧不知来自何方,携植于此。
 池上石桥为三孔石梁桥,乾隆十六年惠山寺僧扎彩牌楼以恭迎皇上巡幸,称为“金莲桥”,石砌桥墩的石梁上,雕有螭首。

御碑亭:重檐歇山建筑,有独特的风格。亭中树乾隆御碑,碑帽和三层石座,雕刻着工致的云龙花纹。清朝乾隆六下江南,都到无锡,每次都为惠山寺写了诗章。地方官将其中四次写的惠山景物诗,刻在碑上,成为文物。正面为乾隆辛未年作:

  寄畅园中眺翠螺,入云抚树湿多罗。
  了知到处佛无住,信是名山僧占多。
  暗窦明亭相掩映,天花涧草自婆娑。
  黎公案头休拈旧,十六春秋一刹那。

  背面为乾隆丁丑年作:

  九陇重寻惠山寺,梁溪遐忆大同年。
  可知色相非常住,惟有林泉镇自然。
  所喜青春方入画,底劳白足试参禅。
  听松庵静竹炉洁,便与烹云池汲圆。

明洪武初年600余年古银杏右侧亭内是听松石床

惠山寺修复的亮点--惠山寺铜钟,该钟采用仿唐式样。钟重6吨,高2.6米,口径1.7米,壁厚10厘米。

充满神奇色彩的听松石床.

“听松石床”原是两棵六朝古松下的一块天然大石,长20米,阔0.87米,高0.56米,呈褐色,表面平坦,一侧翘起若枕,宛如卧榻,供游人坐卧,静听松涛。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李白的族叔)为此石用篆体写了“听松”两字,“听松石床”便由此得名。民间传说,听松石床,又名“偃人石”,人不论高矮,偃卧到石上,石床会随人的高矮而伸长缩短,总是变得和睡着的人一样长。后来有个孕妇睡在石上,既有大人,又有胎儿,石床无所适从,难施仙术,从此失效了。传说金兀术岳飞打得大败而逃,误以为这里可以听“宋”,便躺在石床上暂憩,忽然风声飒飒,松涛滚滚,犹如万马奔腾,金兀术以为岳家军追到,惊恐万分,滚下石床逃命去了。由于用力过猛,石床边上竟被他揿出一个手掌印,抓了几条指甲痕。解放前,无锡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,曾在此谱下《听松》乐曲,旋律明朗,音调雄健,深受人们喜爱。

大同殿  即大雄宝殿,是惠山寺的主要建筑,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故名

 雄伟庄严大雄宝殿 

惠山寺的弥陀殿--竹炉山房廊下乾隆诗碑。是乾隆首次来惠山写的《咏惠泉》:“石甃淙云乳,何从问来脉。摩娑几千载,涤荡含光泽。澄澈不受尘,岂杂溪毛碧。鸿渐真识味,高风缅畴昔

“西竺留痕”广场。其上为背枕惠山、高大雄伟的大悲阁,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。阁内一尊千手观音传为从印度奉请,妙相庄严。“西竺留痕”景名意为佛法来自西方天竺国

昭忠祠与龙眼泉

琼花彩蝶  

 

 二泉书院,东邻寄畅园。系明南京礼部尚书邵宝所建私家书院。

邵宝书院的讲堂--君子堂 

“二泉书院”主人邵宝塑像。匾额“真士夫”取“宁为真士夫,不为假道学;宁为兰摧玉折,不作萧敷艾荣”,

邵宝在惠山上叠石成台,研读《易经》,此为邵宝手书“点易台”,

 

  寄畅园坐落在惠山东麓。建于明初,借王羲之“寄畅山水荫”诗意,名为“寄畅园”。清万历时构列二十景,秦耀逐景赋诗。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。又构曲涧,引“二泉”伏流注其中,潺潺有声,世称“音涧”,前临曲池“锦汇漪”。郁盘亭廊、知鱼槛、七星桥、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,与假山相映成趣。园内的大树参天,竹影婆娑,苍凉廓落,古朴清幽。以巧妙的借景,高超的叠石,精美的理水,洗练的建筑,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。

寄畅园山水尤佳

曲水留觞七星桥

前临曲池“锦汇漪”。绕池曲折‘郁盘廊’

古树名木郁郁苍苍

山茶飘香

秉礼堂庭院位于园林的西南角,原为紧邻祠堂的西花厅。

月门含翠

秉礼堂庭院较小,这种建筑景观可以称之为“庭园”或“庭景”, 

叠石成景

凌虚阁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精致雅洁,高敞秀美。是俯视园之内外景色,近看惠山街景,远眺惠山浜及古芙蓉湖水景,遥望锡山惠山山景的最佳之处。

凌虚阁南侧镜池,池东立一湖石倚墙而立,如婷婷美人对镜理妆,故名“美人石”,174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至此,看到美人石,改称“介如峰”。

池旁亭中一碑,镌刻有乾隆御笔题诗和作画“介如峰图”

惠山寺头道山门,就是锡惠公园西大门,出门就是惠山古镇

  惠山古镇是无锡新整修的,许多工程尚未完工。主要由南北向的惠山直街和东西向的惠山横街组成。街长巷深的古镇原貌已逐渐恢复。祠堂建筑群为古镇主体,始建于唐而盛于明清,先后出现120处祠堂建筑,其中宰相祠堂九处,楚相春申君黄歇;唐相李绅陆贽、张柬之;宋相司马光、王旦、范仲淹、李纲;清代李鸿章。惠山祠堂群按规制可分为尚书祠、侍郎祠、御史祠、巡抚祠、忠节祠、贞节祠等,祠堂名目繁多。涉及80余姓氏,180余名历史人物。由于地处锡山山麓,建筑错落别致,尤其是观音兜、马头墙、风火墙屋脊和形制各异的脊饰,在锡山茂林修竹的映衬下,如同一幅长卷水墨画。
  时近中午,门外广场边有菜包子卖,我们先饱餐一顿,然后首先向左,浏览惠山横街,没想到小胡同里还藏着不少餐馆,有很多当地美食,可惜已经吃饱了。横街左手就是寄畅园,右侧是一座座祠堂庭院,街上有几座牌楼。向右有一条水道与直街平行,即龙头河,是当年乾隆下江南到惠山的水路。
 

惠山古镇直街横街交汇处的广场,一座戏楼

惠山横街

横街南侧就是寄畅园的凌虚阁

惠山古镇上另一亮点是印证了惠山古镇悠久历史文化的照壁、牌坊。现有11座牌坊,牌坊形制有大有小,其中关刀河处恢复牌坊6座,这些照壁与牌坊丰富了惠山古镇的景观,为游人了解惠山古镇悠久历史和祠堂文化提供了方便。

古镇的标志建筑----“人杰地灵坊”,是明代为湖广提学副使邹迪光兴建的。邹迪光曾主持科考,所以学生桃李满天下,后他被诬陷而罢官回家之时,他的学生有近千人为他送行,并且在此为他建造了这个牌坊,所以这个牌坊又叫“千人报德坊”。

 “人杰地灵坊”后面就是“龙头下”,因为这里有个螭首在吐水,老百姓就俗称“龙头下”。龙头下面是龙头河,惠山的泉水通过地下的暗渠,依次流入二泉的方池、惠山寺金莲池、香花池、寄畅园的锦汇漪,然后全部汇集于此。龙头河上停泊一艘仿古的龙船,相传当年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来无锡秦家是把龙船停泊在黄埠墩,然后转乘这种稍微小点的御船才进入这里。

 寄畅园朝房
清康熙、乾隆两帝,分别六次南巡,七次到无锡,每次抵锡必到惠山,临幸寄畅园。此房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,提前集中在此恭候之处。故借用“朝房”名称,
 
 

潜庐

为清末无锡优秀别墅园林之一。主厅名为留耕草堂,另有望山楼、丛桂轩、戏台等景点建筑,其中池沼、回廊、亭桥、湖石、花木布局得法,小巧玲珑,紧凑别致,纳锡山秀色于园内,清丽古朴。

留耕草堂

花园精巧别致

园内戏台

张贞节祠内正举办举办:“老家记忆——市民捐赠物品陈列展” 

当地生产、生活用具、

“惠山泥人博物馆”。 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。无锡当地艺人取惠山东北坡山脚下离地面约一公尺以下黑泥,其泥质细腻柔软,搓而不纹,弯而不断,干而不裂,可塑性极佳,非常适合“捏塑”之用,惠山泥人是泥人艺人们几百年来,保留传统不断创新孕育出了巧夺天工,灿烂绚丽的民间艺术文化。其造型饱满,线条流畅,色彩鲜艳,情趣盎然,雅俗共赏彼受各界人士的喜爱

惠山泥人--兔爷

泥人艺人自塑

泥人制作工艺

“惠麓钟灵坊”位于横街西端,题字为原北大校长、著名学者马寅初民国十九年(1930)来锡时的亲笔手书。

位于横街西段的惠泉酒坊

酿制黄酒的酒桶

 

游过横街,我们返回锡惠公园大门,再向前游览惠山直街,惠山直街东端街口,竖立一块石

碑横额。正面砖刻“五里香塍”四字;反面篆书“九峰翠嶂”。碑立于清咸丰六年。五里香塍,原为无锡西门至惠山的一条大道。1976年,京杭运河无锡段改道,五里香塍已被湮废,近惠山一段建成林荫大道,称惠山直街,街上保持着江南民居老屋,街上有张巡庙。

两边近30座

 

祠堂。多座祠堂恢复了石砌方池或池沼,池上架有石梁。范仲淹祠内还恢复了长廊、小正

 桥、半亭。王其勤祠内的古泉“王公泉”经疏浚,泉水丰满,水质清澈。经修复的王文公

祠、浦节孝祠、司马温公祠、陈文范公祠等,

 

惠山直街北端的“五里香塍”牌坊

惠山古镇风光 

 倪云林先生祠

倪云林是元代大画家(1302_1375)云林山水.詩.书.画三绝.以画为主.而以道教贯穿其一生..与黄公望.吴镇.及王蒙合称元四家. ‘懦立顽廉’意为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,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。形容感化力量之大。

 

这里展示了太湖画派的画 

 

 太湖画派是无锡地区绘画的总称,作品都展现出苍润清丽的特点,颇具太湖风韵。

“申明亭”,明初,各地各乡设立,由本乡人推举公直老人并报官备案,民间纠纷小事由老人主持,在申明亭调解。

“陆宣公祠”, 祭祀陆贽 ,唐朝名相。

堂内的横匾“学为帝师”,是汤恩伯所书,语出宋代苏轼对陆贽的赞语——“才本王佐,学为帝师”。两边柱上的对联是“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;天下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。”

范文正公祠内的后乐堂。

先忧亭,当然均出自岳阳楼记的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

新修复未开放的东岳行庙

东岳庙祀奉的东岳大帝,民间相传是开周功臣黄飞虎,在《封神榜》中,姜太公封其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,

惠山直街街头的财神

直街上的酒铺

惠山古镇北端的牌楼九峰翠

古镇入口广场处的牌坊群

新建的大型标志性建筑———照壁。照壁正面镶有集朱熹墨宝而成的“惠山古镇”四个大字,每个字有1.6米见方,字体刚毅古雅。(题头图)照壁的背面,有出自《惠山古今考》卷首的《九龙山胜迹图》。此图画于明万历年间,用线描手法将惠山及古镇山色景物表现得淋漓尽致。 

我们用一天时间游览了锡惠公园和惠山古镇,感觉惠山古迹太多了,这里真是人杰地灵,很多人文古迹来不及细看。之后留待今后再来了。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3-05-26 21:20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