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志正文
|
||
天鹅与晚霞共舞,烟墩角夜色幽幽 --白天鹅拍摄之二 3月7日下午,我们流连在烟墩角海湾,面前是数百只白天鹅在游泳,起飞,降落。天气情况不大好,薄云遮日,雾气蒙蒙,能见度不好。当金黄色的阳光透过云雾照在海上,还是有粼粼的光芒。我发现,逆光拍摄虽然天鹅本身不清楚,但明亮背景上的剪影效果还是很漂亮的,如果背景是洒满霞光的水面,效果更好。但逆光中自动聚焦功能往往失效,造成很多时候失焦。我使用高速连拍,着重抓拍天鹅飞翔与起降的姿态,也无法使用手动聚焦,这是一个矛盾。不知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。 洒满霞光的海面上飞过一队天鹅,遗憾的是清晰度不够 这群天鹅排成人字形 高空飞行是在远行前的演练吧 低空掠过海面,是防雷达吗? 欢乐 飘然而降 晚霞中的剪影很漂亮 高难动作-空中牵手 一飞冲天 翱翔天空 霞光里 成群降落 降落在一片霞光中 飞过太阳 飞过海面 拥抱霞光 漂亮的降落三部曲 水面滑行 入水 像战斗机群,飞在霞光里 成批降落 飘然而降 霞光里 踏浪而行 入水式 起飞式 编队飞在霞光里 太阳渐渐偏西,海面上洒满霞光,成群的白天鹅一拨拨飞走了,似乎另有栖息地,少量的白天鹅留了下来,在海湾里的一些渔船边悠然的游泳,让海面激起万点金光。美丽的烟墩角,傍晚静静的海面一片金光。我看见远处渔船边的浮球上,站着一只海鸥,静静地矗立着。我一直注意着它,终于抓住了它起飞的一瞬间。海面上不断有大天鹅在水面上跑步起飞,成群地飞走,不知是飞向遥远的西伯利亚还是附近还有栖息地。在一只只起飞的天鹅后面,看到了那只被环誌的明星白天鹅--A97号。后来我们回到北京,它在前往西伯利亚途中,也出现在北京的野鸭湖。一群天鹅降落在附近,激起原来在这里的天鹅不满,于是一起一场冲突。好在天鹅似乎并不太好斗,示示威,一方躲开就算了。
晚霞中的烟墩角 霞光中有群天鹅的身影 东山下的悬崖峭壁,很多天鹅飞去的方向 霞光里 渔船边的浮球上,站着一只海鸥 近处的天鹅在觅食,远处的海鸥起飞了 抓住海鸥起飞的一瞬间 海鸥不断地起飞,飞向别处 跑步起飞 在这只起飞的天鹅后面,是那只被环誌的明星白天鹅--A97号 追赶 降落 入水 两个家族的带头天鹅起了冲突 示威 不服 夕阳西下,水面的金色霞光中,留下的天鹅安静了下来,在水面列成阵列,静静地漂浮着,拍摄也不清楚了。我们沿着海湾边的小路回渔家乐吃饭,却看到太阳正从海边一些造型奇特的房屋上落下,房顶上飘起阵阵炊烟。一幅很美的画面,令人想起‘渡头余落日,墟里上青烟’的古诗。这就是烟墩角的著名景观--海草房。这些以石为墙,海草为顶,外观古朴厚拙,极具地方特色的草屋民居宛如童话世界。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,堆尖如垛,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,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,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。它主要分布在我国胶东半岛的威海、烟台、青岛等 沿海地带,特别是荣成地区更为集中。据考证,海草房从秦、汉至宋、金逐步形成并在胶东半岛广流传。到了元、明、清则进入繁荣时期。沿海夏季多雨潮湿,冬季多雪寒冷,民居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,夏天避雨防晒,于是当地居民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,以厚石砌墙,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,建造出冬暖夏凉的海草房。用于建造海草房的“海草”不是一般的海草,而是生长在5~10米浅海的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。海草生鲜时颜色翠绿,晒干后变为紫褐色,非常柔韧实用。最后的霞光 海上的最后的霞光 白天鹅在海上排起整齐的队列 海草房的落日 日落烟墩角 落日 落日后的海湾平静下来 晚饭后,惦记着海湾里留下的白天鹅,我们又来到海滨。海面上很暗,借着岸边的微弱灯光可以看到一些白天鹅在海面上漂浮着。有些将头埋在翅膀下面,已经入睡。也有些还在海岸附近游弋,希望有人能喂食。大概是积累能量准备远行吧。光线很暗,但由于天鹅羽毛洁白,还有几张能看清。夜晚的烟墩角另有一种风味。 夜晚的烟墩角海湾 有些天鹅还在海边游弋 夜间的天鹅别有风味 这些已经准备休息了 晚安,美丽的精灵
最后修改于 2013-07-15 17:18
阅读(?)评论(0)
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:http://blog.sohu.com/travel/
|
||
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